返回
朗读
暂停
书签

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(2 / 5)

亮度:
关灯
护眼
字体:
语速:

第7章 上山采药
自前来大堂探望客人了,望夫君见谅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回头朝胡南介绍:“这位便是拙荆,黄氏月英。”

    胡南拱手还礼道:“早已耳闻夫人闺名,月清英洁,夫人人如其名。在下胡南,见过诸葛夫人。”

    “见过胡南公子。孔明,你与他们用午膳吧,月英先去分拣昨天采回的草药了。”

    “嗯嗯,需要帮忙的话直接唤亮便可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黄月英眉眼弯弯地看了他一眼离开了。

    司星辰看到胡南,一脸的兴奋。

    “南崽!快来尝尝,子平先生的手艺!”

    诸葛先生转头瞧着胡南:“南崽?”

    “类似于‘字’。”

    胡南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。

    筷子在先秦时代称为“梜”,汉代时已称“箸”,明代才开始称“筷”。

    一对竹制“筷子”两头一方一圆,象征天圆地方,此刻正码放在食案里。

    大片的里脊肉被切割整齐地码放在食盘里,上面被淋上了一层油黄澄亮的汁料,肉的原始香味直直地冲进胡南的鼻腔,沿着鼻道到口腔,刺激着胡南每一个味蕾,充斥着一种野蛮霸道的感觉。

    果腹是人类的本能,无论到哪个朝代,不必教就会。

    肉进口里,顿时感觉到口感外酥内嫩!

    外面的酥层嘎嘣脆,里面的猪肉又十分有嚼劲。

    胡南又端起一碗粟米,虽然外表十分粗糙,但是带着一种土地雨过后的清香味。

    这种清新与野蛮的感觉混合在一起,让胡南选择放弃了礼貌的吃相,和司星辰一样大快朵颐起来。

    屈枫叶在一旁显得格格不入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盘中的肉食便见了底。

    “好吃!”

    胡南情不自禁地喊出。

    诸葛亮看了个全程直接大声笑出来:“哈哈哈,告子曰:‘食色性也’,两位都是性情中人呐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二哥昨日才从猎者那里收购的新鲜野猪肉,在月旦评上分了一些给了士元先生,其余的便做了这道淋汁酥肉。而这小米,则是取得正农时,难得的秋雨后的小米。你们今日来得可正是时候!”

    诸葛均无论是语气还是神色都充满了少年的气息。

    这一桌上坐着的,也不过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诸葛均一直盯着司星辰的手腕,还是忍不住开口:“司公子,你手腕上的是什么?看起来像是